2008年9月24日星期三

关注虐佣事态的两个趋势

关注虐佣事态的两个趋势

(2008-09-24)

● 李顺福
  在短短的一周内,报刊上登载了三起虐佣的新闻。在第一起事件里,一家三口,包括37岁男雇主、妻子和岳母,被控在去年的三个月内虐待23岁的印尼女佣。他们共面对拳打、掌掴、拉头发、抓头撞墙等41项虐佣罪。

  在另一起事件里,一对年轻异族夫妻被控五次对女佣使用暴力,包括抓她的头撞墙,各被判坐牢三周。

  第三起更为严重。一名29岁的印尼女佣,被年仅24岁的雇主、同住朋友及后者一对儿女虐待了四个多月,她不堪折磨,从二楼厨房窗口跳下逃跑而受伤。有一次,雇主因女佣没得到她的同意去冲凉,拳打了女佣的脸,硬将她的嘴拉开,让朋友18岁的女儿拔掉女佣的两颗门牙。

  18岁的女被告因而被判入狱26个月。承审法官下判时说,被告等人年纪轻轻,却做出惨无人道暴行,尤其是强行拔掉女佣门牙的举动,令人发指。

  或许生活的压力使国人的精神经常处于紧绷状态,脾气也跟着浮躁起来,家里的女佣也就成了方便的出气筒。但吊诡的是,尽管肇事者面对更高的刑罚,照片也在媒体上曝光,但虐佣事件在近几年来不但没有收敛,还有日趋严重的迹象。

  依笔者的观察,有两个趋势值得国人关注。第一,家庭成员集体涉案的例子似乎有所增加。在以往的个案里,一般上我们看到的大都是雇主或者其配偶单独涉案,夫妇联手的个案相当少见。在最近曝光的个案里,不单雇主和妻子涉案,雇主的岳母也参与一份,联手虐佣。还有朋友、朋友的孩子等等,这是集体的暴力。

  第二,肇事者有年轻化的迹象。在第三个案里,其中一个犯者只有18岁。

媒体应暴露

虐佣的丑陋性


  笔者认为,虐佣犯罪年轻化已是一种社会问题。社会风气的败坏教坏了我们的年青人,使他们成了街头党和校霸。回到家里,如果家长疏于管教,而本身也自视高人一等,那孩子就会有样学样把女佣当下人看待。
  对女佣施以暴力的事件接二连三发生,清楚地告诉我们,虐佣已经不再是孤立事件,而是我们社会里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不但对我国国际声誉有损,它对国人引以为荣的教育制度也是一大讽刺。日前便有非官方组织动员到演讲者角落示威,要求国人关注虐佣事件。

  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在教育方面,我想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除了罚款和坐牢外,违犯者必须被强制参加专业辅导课程。在课程里,除了自我检讨,犯者可以通过类似“角色扮演”(role play)的方式亲身体验虐待他人和被虐待的感受并从中学习。课程也应该包含有恰当的单元唤起学员的羞耻心。

  第二,在学校里,配合学校关爱周的举行,学生可以训练成为关爱大使。在学校里他们可以照顾学弟学妹,而在校园外关心老弱人士,包括家中的女佣。我想,这类活动对价值观的培养是有益处的。

  第三,通过媒体,制作类似《绳之以法》的电视系列节目来提醒公众虐佣的丑陋性并警惕国人不可以身试法。另一方面,当局或许应该检讨目前的刑罚尺度并考虑加强它的阻遏作用。对造成肉体伤害的案例,或许肇事者都应面对牢狱的刑罚。

·作者是本地资深文化工作者

一些学校的课程辅助活动由于无法提学校在比赛中拿到金牌,结果面临被解散的命运

  报章报道:一些学校的课程辅助活动由于无法提学校在比赛中拿到金牌,结果面临被解散的命运。读了这则报道后,我感触良多,我个人绝不赞同学校的这一做法。

  学校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让他们长大成为国家的栋梁。因此,学校的责任不仅仅是教导课本上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品德上的培养。而课程辅助活动就通过种种表演或竞赛来培养团队意识、刻苦的精神,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等。但试想,如果课程辅助活动的目的只是一面“金牌”或一个“赢”字,那这些活动的意义就被扭曲了,那学生们又如何能从中培养出优良的品德呢?

  但所谓:“事出必有因”,我认为校方解散那些得不到金牌的课程辅助活动,可能是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有的学校设立这些课程辅助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争取第一,好为学校争得荣誉,也可因此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所以,一旦金牌落空,他们自然会感到懊恼,对这些课程辅助活动失去信心,因此决定解散。
  其次,各种课程辅助活动的花销是巨大的。又要请教练,又要提供器材,有时还要租用场地,因学校的人力和物力有限,只好放弃一些成绩不理想的活动,把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更有希望得奖的项目上。

  当然,重视奖牌、重视结果的心理是普遍的,但我们更多的是要思索这样的结果是否能够培养出学生的优良品德,还是只能培养出一批“怕输”、功利的“优等生”?基于这个原因,我认为我们应该认真看待这一现象,绝不能掉以轻心。

  首先,教育部应当正视学校排名所带来的问题,对任何一个学校都应当公平对待,传达正确的信息。教育的目的是在与培养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个人英雄和锦标主义。教育部应当拨款支持学校的课程辅助活动,学校也应该合理安排经费,不可对各项活动“厚此薄彼”。
最后,学校和老师们自己也必须了解“胜败乃兵家常事”,天下哪有常胜的将军?何况每次比赛的冠军得主也仅有一位。老师应当看到学生们平时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并赞赏他们的努力。

  总而言之,课程辅助活动重点是在与过程,结果在其次。获得奖牌与荣誉固然好,但价值观和品德,则无疑要在群体拼搏过程中才能培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担负起建设国家重任的人才。

3A2 余国辉

2008年8月3日星期日

新闻读后感:虐待女佣的问题

  报章报道:雇主虐待女佣的事件不但有增加的趋势,而且不少雇主是受高深教育者,甚至是专业人士。读了这则报道后,我感到很震惊和气愤,特别是对那些受过高深教育的雇主感到非常失望。

  雇主本身受过高深教育,有良好的职业,是社会的佼佼者。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国家、社会和自己的家庭都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雇主用粗暴的行为,如:拉头发、拳打脚踢等虐待女佣,侵犯了人权,令受害女应佣身心受到伤害。雇主的行为也给自己的子女灌输了不正确的价值观。父母是孩子的模范,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到,影响着他们。那些受高深教育的雇主也为国人树立了错误的榜样,并影响新加坡的形象。雇主虐待女佣的事件通过报章报道流传到世界各地,给人们留下了坏的印象。

  这种问题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引起的,如:生活水平过高,职业妇女受到工作和家庭压力,有如“工作奴”,回到家里又得不到安宁,便把女用作为“出气筒”。而女佣多数来自落后的国家,她们的文化和环境都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语言沟通和生活习惯等问题,都难免会是双方产生误会和不满。

  我们怎样解决这个严重的问题呢?我认为雇主和女佣必须互相尊重与体谅;女佣也要接受雇主的教导并用心学习;女佣的代理公司要培训女佣,以适应本地雇主的要求,并帮助双方消除误会。政府的监督和惩罚也会给雇主和女佣明确的“讯息”:政府决不偏袒任何一方。
总而言之,我认为雇主要懂得妥当处理事情,控制自己的情绪。政府也应该想办法制止这个日趋严重的问题。

3A2 余国豪

2008年7月26日星期六

英华中学(巴克路)华文博客竞赛

为期一个月的华文博客竞赛就要开始了。一方面希望同学们有更多、更优秀的华文博客,一方面又怕学生的博客太好,显得自己的博客太逊色。哈哈~

2008年4月4日星期五

我最敬仰的一个伟人

溯古观今叹诸葛
  回溯历史,有多少人在那长河之中起落浮沉,却又最终被淹没?又有几人能名垂青史,流芳万古?诸葛亮,三国时期一颗最为闪亮的明星,以其高贵的品质和不朽的精神,在历史长河中闪  烁。那一闪一闪的光辉,打动着每个人的内心。
  诸葛孔明一介布衣,深伏卧龙岗,却幸得明君相识相惜,遂出山经纶,以报刘备。其前半生辉煌灿烂,如有神助,然夷陵一役,其主大败,白帝城托孤,紧锁住孔明。从这一刻起,孔明奇艳光亮的外衣开始逐渐褪色,却笼上了一层悲剧色彩,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开始付诸行动。
  面对这空虚羸弱的国家,他唯一能做的便是日理万机,事必躬亲,消耗自己的生命来填充蜀国之缺。即使是边疆蛮夷之扰,他也要亲往剿抚,毫无保留地为国尽忠,而无念及自身。
终于,他用心血将蜀国的空缺填充完整,当真正实现自己“报先帝”之言了。五年之治,为的是理朝修纲报先帝;一表言语,道不尽两朝开济老臣心。他终于要以生命报三顾之恩,来应兴汉之言了。他明知其不可为却为之,做法不可仿,但精神贵可取,北伐曹魏,也将耗尽他最后的生命。
  面对强大的敌人,他毫无惧色,指挥若定,即便是身临绝境,他也能化险为夷。一次次失败,也丝毫没有令他心生半点退念。六年之间,他六出祁山,一次次兵阻半途,他从未想过要放弃。这一切的一切的精神动力,都来源于三个字:“报先帝”。为此,他愿意付出所有。但是,终究天命不可违,天要兴魏,岂乃人可逆之?这个违抗天命的人终于在五丈原流下最后一滴遗憾的泪珠,却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惋惜、遗憾与无奈。他为了履行诺言,最终耗尽一生。
  千百年之后的我们,虽无法再现三国当年的壮丽景象,却能体悟到那生生不息的精神,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也应循着这种精神,勇往直前!
3A3 季琛皓

2008年3月7日星期五

中三报章报道2范文02

  报章报道:保健促进局所推出的反吸烟宣传海报,由于画面过于恐怖恶心,引起民众的争议。读了这则新闻,我感到保健促进局的做法是对的,不需要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张贴这样的海报,虽然不是每个人看了都愿意接受,但我却觉得会有阻吓的作用。尤其是年轻人,很可能看了之后,就会打消尝试抽烟的念头。我的朋友就曾经对我说过,看了那张海报让他觉得非常害怕,他是绝对不敢尝试吸烟了。
出现各种争议的原因,是由于画面过于恶心,不适合儿童观看。反吸烟的宣传也以电视广告方式出现,但播放时间正是一家大小用餐的时候。大家正吃得津津有味,突然出现这样的画面,当人觉得很不舒服。
  我个人却非常同意张贴这样的宣传海报。年轻人会染上吸烟的恶习,是因为他们对吸烟的坏处并不明白,至少是缺乏深刻的感受。有了这样的海报,让他们明白抽烟不实表明上的那么“酷”,而是要承受对身体健康的巨大损害。
  这样恐怖的反吸烟海报,可以用强烈的画面引人注目,劝阻人们不要尝试吸烟,也劝吸烟者早日戒烟。它可以有效地将反吸烟的信息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中。
  总而言之,抽烟是不健康的。反吸烟广告的恐怖画面能深入人心,就是适合的。保健促进局的做法引起了人们的争议,也进而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广告宣传的效果是达到了

陈嘉扬

中三报章报道2范文01

  报章报道:保健促进局所推出的反吸烟宣传海报,由于画面过于恐怖恶心,引起民众的争议。读了这则新闻后,我认为对于这样的反吸烟宣传海报,民众会有争议是必然的。我也不同一有这样的宣传海报。
  那么,为什么我不同意有这样的宣传海报呢?首先,宣传海报上的画面实在不堪入目,吸烟者焦黄的牙齿、发黑的肺部等一系列令人恶心、反胃的海报张贴在公车站、地铁站等一些公共场所,对来往的行人造成视觉上的冲击,令人感到恐怖。其次,反吸烟广告还常常在电视黄金时段播映。当我们正以舒畅的心情欣赏电视节目的时候,突然出现的一个个令人作呕的广告画面真是极大地影响了原本愉快的心情。最后,我想指出这样的广告其实并非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仅仅通过这样的宣传广告根本不能让染上烟瘾者迷途知返,也无法有效地阻止更多的人染上烟瘾。——吸烟的人无动于衷,继续喷云吐雾,那些无辜的、根本不吸烟的人,甚至小孩子却要面对恐怖、恶心的视觉冲击!
  然而,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又能作出那些改进呢?第一,我觉得可以建个新的画面改称科学性的文字,让人们从根本上了解吸烟的危害。第二,可以将黄金时段播映的广告从电视屏幕转去广播电台,这样也能够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第三,对于香烟,我认为应当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和封锁,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政府还应当进一步提高香烟的价格或减少香烟的进口量,并进一步减少“吸烟区”。
  总而言之,反吸烟的宣传队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从手段上而言,我并不赞同保健促进局的这种宣传方式。

屠匡华

2008年3月6日星期四

中四报章报道2范文二

报章报道: 最近教育部宣布,有几所学校将推出“学校寄宿计划”,让本地学生也可以在学校寄宿。目的是让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学习互相照顾,进行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品格和领导的能力。对于这一计划,我举双手赞成
我认为这个计划是非常有意义的,他给学生和家长带来很多好处。
首先,它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现在的孩子都是加重的“小皇帝”,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凡事都有家长代劳,很多家庭还请了女佣来照顾孩子。所以,很多孩子被宠坏了,根本不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不会独立生活。而住在宿舍里,学生就要亲历亲为,学会独立的生活。
其次,这个计划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是学习沟通、交流文化的一个好管道。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加上它优质的教育,吸引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如果本地学生能和那些外籍学生一起生活的话,他们就可以学习很多不同的文化,掌握与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沟通的技巧。这对他们日后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再者,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如果本来不是很好,孩子住进宿舍可以减缓双方之间的矛盾和争执。所谓“距离产生美”,一旦孩子离开了父母的身边,他们反而更会感受到对方的重要。这样可能会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最后,因为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父母们为了给孩子提供舒适的生活,每天早出晚归,连与孩子见面的时间都很少,更不用说管教自己的孩子。对于这些父母来说,“学校寄宿计划”和严格的宿舍管理,解决了他们没时间监管孩子的问题,同时也让他们更安心地工作。
综上所述,我个人十分支持教育部推行的这个计划。但是,家长和学校也应该做好妥善的安排,确保学生在寄宿期间,还是有时间和家人相处,才不会同政府重视家庭生活的大原则背道而驰。


郑伟荣

中四报章报道2范文一

报章报道: 最近教育部宣布,有几所学校将推出“学校寄宿计划”,让本地学生也可以在学校寄宿。目的是让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学习互相照顾,进行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品格和领导的能力。读了这则报道后,我感触颇深,思绪万千,心里有话一定要说出来。
对于这则报道,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以我个人的观点,我对这个计划并不赞同
首先,这个计划会影响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住在宿舍的学生,不会时常看到父母、和父母交谈,这会把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弄得越来越疏远
其次,这也会让学生少了亲人的关爱和支持。而且,学生也可能会觉得十分寂寞,缺少家庭的温暖。
最后,在青少年这个重要的成长期里,父母不再是孩子所模仿的对象,取而代之的是老师、电视上的明星、歌星,和那一群同样不成熟的朋友、室友。而在这时期,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分辨是非,所以就有可能有样学样,从朋友身上学到坏东西
但是,从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这个计划所带来的好处。因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寄宿在学校宿舍,他会学到生活技能,比如:自己洗衣服、打扫房间等。而且学生也可以和不同国家的人沟通,学习他们的文化,广交朋友。
综上所述,虽然“学校寄宿计划”有些好处,但我还是不能赞成这个计划。我觉得学生应当在家庭环境中成长,将来孝顺父母,做一个良好的公民,才是最重要的。
余继冠

2008年2月22日星期五

3NA报章读后感范文01

报章报道:根据调查显示,本地校园暴力与“校霸”问题有上升的趋势,平均每五名学生中就有一个被欺负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年纪大的学生经常欺负年纪小的学生,被欺负的学生就会觉得害怕。他们有可能就不敢上学。他们的成绩就会一落千丈,前途渺茫。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旷课的学生越来越多,那么校园不是要关闭?办学校的宗旨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国家的繁荣。
所以,我认为如果问题不解决,后果会很严重。我觉得解决这种问题,报纸上应该宣传学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不能以强欺弱。学校要规定:如果发现有欺负别人的学生,就要被开除。家长要经常告诉自己的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我想这么做了,问题就会改善。那么,校园就充满着爱。

郑有贤

中三报章报道范文02

报章报道:许多人在农历新年期间,让家里的老人独居或留在老人院,没有接他们回家吃团圆饭或过年。读了这则报道后,我感到既辛酸又气愤。因为农历新年的意义在于团聚,可是这些人却把含辛茹苦养大它们的父母排除在外。
其实在新加坡,这样不孝顺父母的例子常有发生。比如:曾有子女不照顾年迈的母亲,导致那位母亲三餐要靠邻居施舍,来维持生活。这样的悲剧实在不应该发生!作为子女应当饮水思源,孝敬父母。为什么他们竟会这样对待他们的父母呢?
我认为:首先,是因为很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自己只顾自己。他们认为所谓的家庭就是他们组织的小家,至于父母,早已经不算在那个家庭里面了。其次,不良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教育的不足够。华人提倡以孝为先,重视家庭的凝聚力。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把这种优良传统灌输给年轻一代,造成他们家庭观念非常淡薄,没有把华人的传统传承下去。最后,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人为了自己的事业拼搏,凡是以利为先,根本无暇照顾自己的父母。
如果让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不但削弱了家庭的凝聚力,也会造成社会的负担。基廷的凝聚力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所以,如何改善这个问题,便成了当务之急
我认为凡是应从教育抓起,身为父母的应当从小教育孩子孝敬长辈,并以身作则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孩子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让孝顺父母这种观念根深蒂固。还有学校也应当重视道德方面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有道德的人才。一个人如果连他的父母都不奉养,就算他又在高深的学问,也是没有用的。最后,政府可以利用媒体大力宣传家庭的重要性,鼓励年轻人孝敬父母。政府还可以多举办一些亲家庭的活动,拉近家人之间的距离,增加彼此之间沟通的机会,从而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政府还可以采取奖励措施,给那些与父母同住的年轻人一些优惠,比如:购买组屋比较便宜,等等。
只要多管齐下,我相信独居或住在老人院的老人一定会越来越少。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让我们这席和长辈相处的机会,不要让养儿防老的传统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远。让我们就从围炉共享一顿年夜的团圆饭开始,共建温馨和谐的家庭和社会。

余国辉

中三报章报道范文01

报章报道:许多人在农历新年期间,让家里的老人独居或留在老人院,没有接他们回家吃团圆饭或过年。读了这则报道后,我感到非常痛心和气愤。
这样的行为简直太过分了。我真要问问这些人:父母养大了孩子,孩子长大之后却不管父母了!那么等到你们自己的子女在长大成人,如果也像这样把你们留在老人院里不闻不问,甚至过年也不与你团圆,你们有做何感想?!
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动物靠本能生存,而人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以维持和谐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比一般的社会关系还多了一层亲情,它把一家人牢牢地团结在一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所以,子女奉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
不孝顺父母的根源就是自私,一心只顾自己还有老婆、孩子过舒适的生活。父母老了,不能帮家里做事了,甚至需要有人照顾或伺候,这无疑是一种负担。但承担起这个负担是理所应当的。想想父母是怎样把我们养大成人,他们承受的压力与负担要大得多,可是他们无怨无悔。相比之下,我们还不应该让父母的晚年过得更舒适、快乐些吗?退一步说,就算你可以自私到不顾道德的地步,难道你就不怕将来自己的子女有样学样,报应到你得头上吗?
醒醒吧!承担起奉养父母的责任,多想想父母的恩德,你就会心甘情愿地照顾好他们,叫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你也会感到欣慰的。

黄国威

中四报章报道范文一

报章报道: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半数国人把家庭的团聚视为新年的目标之一。读了这则报道后,我感到非常高兴。我觉得农历新年的意义在于团聚,这是因为作为华人,我们都很重视家庭团聚与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在这个年代,大家都匆匆忙忙地过日子,似乎有做不完的东西。大人们每天早出晚归,为了工作有时甚至没时间和孩子谈天。小孩子放学回家后就拼命地做功课、温习测验...… 繁忙的生活使到大家团团转,没有时间了解家人,忽略了家庭团聚的重要性。所以,农历新年到来时,多数国人都把团聚作为过年的目标之一。
农历新年期间,大家可以抽出时间来和家人谈谈天,了解彼此的生活情况。吃团圆饭时,甚至远在海外读书、工作的家庭成员也都赶回来团聚。大家围坐在桌边,一边吃着美味可口的食物,一边谈天说地促进感情的交流,使得家庭更具有凝聚力。
重视家庭团聚有很多好处:能把重视家庭的价值观灌输给年轻一代,希望他们能延续传统文化,并把它发扬光大。还有,从长远来说,重视家庭团聚也能加强社会和国家的凝聚力,慢慢消除“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
虽然超过半数的国人把团聚当作过年的目标之一,但是有些人还是不重视团聚,在春节期间出国旅行,来躲避新年。我不能同意他们的做法。作为华人,我们应该延续我们的传统习俗,也应该趁新年这个节日拜访亲友,促进人际关系。
我建议政府可以多举办一些家庭活动来促进家庭成员的感情。我们自己也应当尽量从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家人一起去看看电影或者去公园散步,来更好地维持家庭的凝聚力。
总之,我认为每个华人都应当尊重农历新年这个传统节日,并趁新年多和家人在一起,促进家庭的凝聚力。希望更多的国人,都来把家庭团聚作为过年的目标之一。

邓兆国

2008年2月14日星期四

媒体中常见的用词错误[一]

报章、电视等媒体偶有用词不当之处,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却对大众,特别是正在学习华文的学生有相当程度的误导作用,不可等闲视之。
特别是出错频率较高,大家也渐渐习惯的那些错误,就更容易以讹传讹,贻害匪浅。
例如:


01 .双重否定的错用:“无时无刻”
“无时无刻”是一种否定,后面紧接另一否定“不在”,没有任何时间不想,也就是表示“时时刻刻都在”。例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你。
而电视和报章却频繁出现“无时无刻想念”,这类错误。没有任何时间想念,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02. 不明成语典故,望文生义的错误:“明日黄花”
成语“明日黄花”中,黄花也就是菊花。“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典故出自宋朝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而不少文章和影视作品中,人们在形容过时的事物时,却常常误作“昨日黄花”。大概是觉得“昨日”才表示过时吧。殊不知昨日的黄花偏偏还没过时,明天才过时呢。不明白典故出处,望文生义是难免要贻笑方家的。

2008年2月9日星期六

IQ 过河 (小游戏)

http://www2.6park.com/flash/bencandy.php?fid=65&id=12424

请根据游戏规则,挑战自己的IQ。第一步提示:警员和罪犯......另外一个提示:罪犯只会伤害人,却不会自己逃走......

2008年2月2日星期六

Mr Graham Whiteley祝大家“大吉大利”!

2008年春节来临之际,Mr Graham Whiteley祝大家“大吉大利”!

2008年1月31日星期四

写在腊月二十三


华人新年,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但是也有的地方只在腊月二十三祭灶。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这一天,要把灶王爷请下来,烧了。是让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再等他回宫降吉祥。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今天,人们大都已经不再举行祭灶等仪式,也没有传统的过小年,但是庆祝华人新年的准备工作,基本上不会迟过这一天。

2008年1月25日星期五

新闻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新闻读后感是华文和高级华文试卷一的重点。题目虽可千变万化,但是大体上还是有脉络可循。下面介绍一种最基本的写法:
第一段:1、重复新闻 2、表明看法(好事,值得发扬光大/坏事,应当立刻制止... ...)
第二段:为什么我有这样的看法呢? (坏事,坏在哪里/好事,好在哪里)--这是文章重点。题目要求写出你对新闻的看法,当然要论证你为什么这么看。
第三段:产生这种事情的原因(好事,为什么有人不肯去做/坏事,为什么还有人去做)
第四段:解决办法
第五段:总结(总而言之,......)

公函的格式和内容要点

公函的写作技巧:

一、格式
格式主要分为四大块。
第一块,右上角:写信人(自己)的地址和邮区;
第二块,左边:对方的姓名+先生,对方的机构+职位,对方的地址和邮区;
第三块,左边和中间:称呼和标题;
第四块,自己的署名和日期。

二、内容要点
公函的种类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公函在内容要点方面也不完全一样。但是,各种类公函共同拥有的一些要点如下:
第一段:1、自我介绍(您好!本人是……) 2、写信目的(我写这封信的目的是……)
第二段 :1、详细情况 2、影响或意义
第三段:1、恭维对方(久闻您……) 2、谢谢


(一)邀请公函段落要点
第一段: 1、本人是……(who am I)
2、目的一:举办活动的目的
3、举办活动的详情(日期、时间、地点、活动名称,etc.)
4、目的二:写信目的
第二段: 5、为什么要请对方(简单的恭维)
6、正式提出邀请
第三段: 7、希望对方接受&回复
8、致谢

(二)投诉公函段落要点
第一段: 1、本人是……(who am I) 2、写信目的
第二段: 3、投诉的详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4、此事的不良影响
5、正式提出投诉
6、改善的建议
第三段: 7、简要恭维对方,希望尽快派人处理
8、致谢

(三)表扬公函段落要点
第一段: 1、本人是……(who am I) 2、写信目的
第二段: 3、具体细节(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4、该好事的好影响
5、正式提出表扬
第三段: 6、简要恭维对方
7、表扬此好人好事的意义
8、致谢

(四)请求参观类公函段落要点
第一段: 1、本人是……(who am I) 2、目的一:举办参观的目的
3、目的二:写信目的
第二段: 4、为什么要参观“这一间”(简单的恭维)
5、参观和活动的详情(计划的日期、时间、人数和活动项目,etc)
6、正式提出请求参观,并请求派人协助或讲解等等
第三段: 7、希望对方接受请求&回复
8、致谢

(五)请求增设类公函段落要点
第一段: 1、本人是……(who am I) 2、“美中不足” 3、写信目的
第二段: 4、之前缺少设施的详情与影响
5、正式提出请求增设……
6、增设的意义
第三段: 7、简要恭维对方,希望尽快派人处理
8、致谢

(六)要求发表意见类公函段落要点
第一段: 1、本人是……(who am I) 2、称赞该报,引出话题
3、自己对此话题的看法(同意/不同意),及写信目的
第二段: 4、针对有关话题发表意见并分析原因 5、改进的建议
第三段: 7、简要恭维对方,请求发表意见 8、致谢


(七)请求参加/应聘类公函段落要点
第一段: 1、本人是……(who am I) 2、称赞对方机构
3、从何处得知有关招募的消息 4、写信目的
第二段: 4、对要加入活动或机构的了解 5、希望自己加入
6、自己的专长、经验或贡献等等
第三段: 7、希望对方接受请求&回复 8、致谢

2008年1月23日星期三

2008年春节庆典和彩排


1月28日 第一次彩排

2月4日  第二次彩排

2月6日  正式演出


  时间太快,转眼间开学已经第四周了。测验、笔记都要送到办公室去印刷(不知道人家是否忙得过来)。春节的Powerpoint\VIDEO还没有最后做好,要把不同slide的声音尽量用Sound forge调节适当,不要忽大忽小。但是,那段录像的声音偏小,很是麻烦。

2008年1月21日星期一

我的华文课室

今天在Blogger上面注册,没想到居然可以注册到Chineseclassroom这个名字。以后可以在这里教华文了!